>>族史考证

 

宋代碑刻见证丰城科举辉煌

 

作者:剑川(毛静)
 

  丰城民间有沇江黄氏两度产生“九子十尚书”的传说,传说似乎言之凿凿,有根有据,而有基本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臆想产物;但是,作为丰城有着辉煌仕宦历史的黄氏家族,这个传说的产生总非空穴来风,并非没有一点依据。
  抛开传说不谈,最近陆续出土的宋代碑刻,也许能证明产生于后世的传说的所本。碑刻的珍贵之处在于,它是用当时人记录当时事,而且是经过多人视草。有一通刻于淳祐十年(1250)的《有宋金华可新墓记》碑刻就记载,“豫章丰城沇江黄氏,上世自婺之金华徙家,一居双井,一居沇江。双井太史以文章名天下,而沇江之族亦以儒学显。自朝议府君得礼擢元祐进士,厥后接武科第者十有三人:吏部郎官次山为政和释褐第一,礼部尚书畴若为嘉定名法从。其馀政事、文学,皆烨然有闻于世。宦学之盛,两族盖炳乎相辉”。就是说,当时从金华迁到江西的两兄弟后裔,修水双井黄氏出了黄庭坚家族,丰城沇江黄氏出了黄得礼家族,两族从宦、学来说是可以相提并论的。由于黄庭坚名震天下,甚至丰城黄氏有时也会故意忽略他们是同时迁赣,丰城一支是先到南昌杏花村,再迁沇江的事实,而说成是从双井迁来(不仅沇江黄氏这样说,丰城更早的、几乎已经土著化的秀市铜瑞坪、乔坑等地黄姓后来也故意模糊族源,甚至主动放弃原有世系而向双井黄氏靠拢。如刻于嘉定十七年即1224年的《有宋黄德之墓志铭》中就说“家本双井,五季间徙丰城县治之南,所谓黄家湖者,居三世又徙于会昌乡之井门”。)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碑刻记载的一些有趣史实,比如黄金华碑中提到的十三人荣登仕版的问题,以及丰城土著黄氏和外来黄氏如何通谱的问题。
  碑刻最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,就是“首席”科举世家黄得礼家族的世系及科第。黄得礼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碑刻中,是崇宁二年(1103)他为同年进士孙发之父孙景阳写过一通行状(《孙叔明墓志铭》,秀市出土)。至于黄得礼的履历,我们可以从其子黄次山(黄彦平)《三馀集》中所载《先大夫述》中得知,黄得礼九岁丧母,十四岁在太学就读,二十五岁时中元祐三年(1088)进士,则其生年为治平元年(1064),与谱载相合。先后任鼎州桃源县尉、虔州兴国县令、柳州军事推官。出现悬疑之处在于黄得礼的子孙。谱载得礼有子六人:彦辅、彦弼、彦方、彦平、彦正、彦直,其中中进士者三人。黄氏兄弟中进士前发生了“元祐党案”,苏东坡、黄庭坚被错误地打击压制,使与之有些许瓜葛的人也成为无辜者。黄彦平就是在太学上舍参加殿试时,因为与黄庭坚家族同源,初置第一,抑置第四的,因此,为了回避这种无聊的政治纠葛,黄彦平改名黄次山,另外一个兄弟改名黄望尧,才得以在仕途上没有产生无谓的牺牲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这个改名望尧的是谁,以及谱中所载的黄彦弼是否考中过进士,为什么丰城旧志中黄彦正与黄望尧履历一样。此外彦方、彦直没有考中过功名是肯定的,谱载彦方只活了39岁,封过一个朝议大夫的衔,娶的就是其父世交孙发的女儿;幼子彦直只是一个太学生,荫过一个承仕郎的衔。因此只有黄彦正成了问题的焦点。由于“事远难稽”,加上后世矫改谱牒的误导,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数百年后编修《丰城县志》的志学家们。他们在《科举》一栏宋代部分频频出注,进行分析,实在不行了,就干脆两者并列,存疑不改,留待后来的新史料进行辨析。主要问题就是黄彦平和黄次山是否是同一人,他是哪一科的进士,黄彦正是否进士等问题。这种做法无疑是审慎的,因为陆续出土的宋元碑刻恰恰对此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。
  笔者手中有一通曾流失到抚州、又被笔者抢救回丰的《宋故黄将仕墓志铭》,正好记载了这段史实。碑主是黄得礼的曾孙、黄彦弼的孙子。碑刻一开始就述说了他家三代科举盛况:
  公讳正衡,字公权,世为丰城黄氏。曾祖讳得礼,举进士第,终柳州推官,赠朝议大夫。祖讳彦弼,隐德不仕。初,曾祖既以文学登第,则益训子孙於学。政和二年(1112),伯祖彦辅(登)莫俦榜中遗逸科;宣和元年(1119),叔祖次山上舍擢第,为举首。绍兴十二年(1142),叔祖望尧、从叔元之(登)陈诚之榜同赐进士及第。由是丰城之言仕进者,以黄为称首。
  从碑文中可以看出,得礼子孙三代登进士第的只有黄彦辅、黄彦平(次山)、黄望尧(彦正)、黄元之四人,其中黄元之是黄彦平(次山)之子。碑主的祖父正是“隐德不仕”的黄彦弼。而且,碑主的口气称彦辅为“伯祖”,次山、望尧为“叔祖”,元之为“从叔”,则彦弼排行老二是没错的。由此可知,族谱所载“黄彦弼登进士”肯定是错的,而且名下鄂州教授的官衔与彦正一模一样,也是错误的,改名望尧的是黄得礼第五子黄彦正无疑,则历代丰城方志中黄彦平、黄次山两人;黄望尧、黄彦正两人均为同一人,可保留其中一种名字或将另一名字作小注,方允史实;沇江黄氏另有黄朋、黄颖、黄诚、黄畴若(得礼之孙)、黄遵、黄绍宗、黄峦、黄竑(彦辅曾孙)等八名进士,加上前述五位,正好是十三位,而且其中黄畴若官至礼部尚书,这也许就是“九子十尚书”传说的母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