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黄氏宗亲网>研究

 

试说中华黄姓的开拓进取精神

 

作者:黄代昌

日期:2015年4月5日清明


  作者简介:黄代昌,1939年10月生,云南昭通洒渔贤乐湾人。1961年中师毕业,从事中小教育工作34年,首聘小学高级教师,当过中小学教导主任、校长。退休后为昭通市诗词学会、云南省楹联学会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滇黔部分地区黄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。有多篇诗词联文作品发表在省内外各级报刊上,著有《老逊诗文选》四集,主编《昭通黄氏族谱》一部(16k精装,700余页,60万字,2010年4月出版发行。)
  通讯地址: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紫光小区五栋二单元11楼01号
  电话号码:13150688679

 

   开拓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!其特点是不满足于现状,勇于进取而又善于进取,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,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,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。总之,即敢为他人之先,敢为环境之先,敢为时代之先。用自己的创造精神,来体现人生价值,体现自己的聪明才智,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,奉献给乡梓父老,祖国人民!

 

(一)

 

  开拓进取精神蕴藏于儒家学说之中:“修身而后济家,济家而后治国,治国而后天下平。”帮助人树立崇高理想,有家而有国,家富而国强,国强国治而天下太平,民享幸福;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时间胜黄金,黄金失去容易得,时间过去不复回。劝导人要珍惜时间,努力学习和工作,创造财富;“学不可以已。”鼓励人要活到老,学到老,不停步,不半途费,奋斗不止;“勇者不惧。”教育人要树立不怕困难的思想和信心;“当今之事,舍我其谁?”干事业要充满自信:我能干好,是不罢休;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鼓励人要自强不息,艰苦卓绝,不屈不挠,发奋图强;“芶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激励人要不断进取,标新立异;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劝化人要穷则思变,要找原因,不守旧,敢立新,长久发展;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行事做到审时度势,量体裁衣,不盲从,重三思,守慎行,真正达到为国为民……成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的支柱和力量源泉。下面就以黄姓为代表,试析之:
  自古以来,中华各民族、各姓氏就具有这种优秀而伟大的开拓进取精神。尤其是中华黄氏族人,走在各民族的前列,勇往直前,开拓进取,立于不败之地,树于世界民族之林!下面以中华黄姓为代表,试析之:
  远古时,黄氏先祖黄夷,只是华北燕山地区崇拜黄鹂小鸟的狩猎氏族,后进入山东,跻身于东夷集团,逐渐发展壮大,开拓进取,改崇拜鸟为金凤凰,随之入主中原,开始以农耕为主的新生活。并分别在今山西汾水的霍州、湖北汉水的宜城、河南淮河的光州,建立了三个古黄国。黄氏族人在众多族群被淘汰的情况下,与天斗,与地斗,与大自然的飞禽走兽斗,顽强地生存下来了,凭的就是开拓进取的精神!
  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,相楚25年,功绩卓著,名望极高。后因李园专权,祸及黄歇,死于车裂(五马分尸),殃极子孙族人,这是黄姓族史上的“痛史”!部分子孙隐姓埋名,200多年内落入低谷。后来逃淮阳者衍为阳夏(读加)黄氏,如西汉黄霸做到丞相;逃武昌者衍为江夏黄氏,如西汉黄香做到尚书令,四位夫人生琼、理等八子,成为江夏大显祖。凭的也是开拓进取的精神!
  黄香第四代黄琬字子琰,三国时与王允谋杀奸臣董卓事发遇害。其长子松寿一支由新安到浦阳,衍为金华五大族;其六子黄侃,返迁固始,后迁福建的裔孙惟康字守恭,衍出泉州紫云派,生子黄经赴惠安,黄纶赴同安,黄纲赴南安,黄纪赴洪安,黄纬赴溪安。五子赴五安传为美谈;黄冲号惟淡,五子习五经,衍出福建惟淡派;黄膺字世铭,衍出福州青山派;黄峭字青岗,衍出邵武二十一子宗……凭的也是开拓进取的精神!
  儒道思想是开拓进取精神的支柱和取向,文化知识则是开拓进取精神的平台和动力。几多黄氏莘莘学子在文化知识的熏淘下出人头地:黄霸经黄宏传黄宪字叔度,是东汉慎阳有名的大才子,世人美誉曰“汪汪澄波”:汪汪若千顷波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;琬公松寿一支到浦阳开金华五大族,分宁始祖黄玘第四代有十三人考中十进士,时人号为“十龙”。其中之一的黄湜字茂褐,即是宋时大文豪黄庭坚的祖父,黄庭坚后成宋英宗的秘书中丞,国史编修;丰城始祖黄瑕第五代黄均有“九子十尚书二状元”,第九代黄得礼有“六子五进士”,第十二代黄惟寅有“八子八尚书父子状元”,创第三次高峰;丰城黄德阳(十尚书之一)后裔黄龟年,北宋哲宗招为驸马,太常博士,后成渠阳靖州黄氏始祖;南宋状元黄公度,官秘书省正字;闽县黄干字勉斋,朱熹女婿,理学大儒,安庆知府;唐末五代的邵武峭山公,文武双全,做到尚书左仆射,奎章阁学士,后息武兴文,创办书院,收徒受教,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,都做到县级以上的官,各显门第!以上无不是文化熏陶的结果,无不是开拓进取精神的再现与结晶!

 

(二)

 

  客家精神,是开拓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。
  所谓客家精神,指的是唐末五代以后,位于安徽西南部、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的广大武夷山区以及粤东、粤北等地。那时,这些地区尚未大量开发,人烟稀少。后来,逐渐从黄河流域及中原内地,陆续迁来不少各姓氏的人民,落籍生根,周边的人就把他们称为客家人。客家人勤劳勇敢,开荒种地,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了。他们与土著居民和睦相处,团结奋斗,勤俭持家,文明礼貌,创造和发扬了客家精神。峭山公在福建邵武就是客家黄氏的优秀代表,他和他的儿子黄化、黄井等被称为客家黄氏的开山鼻祖!他们的后裔不仅在闽、赣、粤、台、港、澳等繁衍兴旺,还发展到海外南洋和东南亚各国,形成誉满华夏、名扬海外的望族!
  开拓进取精神到了峭山公时代,被发展到了极致!
  峭山公,唐末五代人,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(公元871年),卒于周太祖广顺三年(953)。娶上官、吴、郑三位夫人各生七子(共21子),他文武双全,深受当时陇西晋王李克用赏识,从千夫侯升至侍郎尚书。由于奸臣当道,社会动乱,民不聊生,遂弃官归隐,告老还乡,息武兴文,创办和平书院,广收四方学子以受教,培养了不少国家栋梁之才(在千年内共培养出进士137名,和平被誉为进士之乡)。当他80大寿时,召集21子、百孙、334曾孙于堂前训示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不念一方故土,应放眼天下。”“池内之鱼,远逊云间之鹤”。“良驹安能伏枥,骏马岂畏驰骋?”不能围在老人身边坐吃山空,而应远走高飞创天下,自立自强,自谋生路。出各自三位夫人的长子留其养老送终外,其余18房子孙均要“信马登程往异方,任寻胜地立纲常。”“勒马奔程自主张,男儿随处可开疆。”“身居外境尤吾境,足离他乡是故乡。”21房子孙各持一份家产和谱书,各奔前程,各立门户,遍地开花结果。这一壮举,是黄姓开拓进取精神最典型、最完美的体现!
峭山公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进取精神,高度集中体现在八句“遣子诗”或称“寻祖诗、外八字”内:“骏马登程往异方,任寻胜地立纲常。身居外境尤吾境,足离他乡即故乡。朝暮莫忘亲嘱语,晨昏须荐祖宗香。惟愿苍昊垂保佑,三七男儿总炽昌。”诗句慷慨激昂,奔腾着一股无所畏惧、勇往直前的伟大力量!由此,几多黄氏后裔,遵行祖先的遗愿,各奔东西,四海为家,落地生根。有的甚至向海外发展,遍及五大洲。祖公和他的“寻祖诗”一样,名扬海内外!
  峭山公的这一盛举,不仅是开拓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,更是涉世以来深谋远虑的经验总结。是吸取“楚灭黄国”、“春申君车裂”、“黄琬公遭诛”等历史教训采取的明智选择。他深知:“多寿多忧,多男多畏。”“多子多忧,帝王惧之”的道理。因此,力主分家,力主各自立谱,各居论饭。只要牢记“朝夕莫忘亲命语,晨昏须荐祖宗香。”就行了。即使哪一房的子孙得罪了当时的统治者,“殊连九族”的获罪面自然也就小了。这不能不说又是一种高瞻远瞩的壮举!唐末社会动乱,公然有人诬告峭山家人口众多,有反叛朝廷的行为。后派人下来调查,都说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,才免于受害。
  在峭山公这面开拓进取精神大旗的鼓舞之下,后裔达1000多万,人文蔚起,英才辈出,为黄氏家族光宗耀祖添了彩:
  峭山的二十一子,就有四名进士,八名高官,余者均在县令以上;
  其后裔任国家政要的有黄荀、黄政、黄井、黄大成、黄士俊、黄爵滋、黄奇遇、黄鼎臣、黄华华等20多人;
  文武状元有黄士俊、黄大铣、黄昊、黄仁勇4人;
  文艺巨挚有黄公诏、黄道周、黄镇、黄遵宪等10多人;
  著名将领有黄武贤、黄汉标、黄维、黄显荣等10多人;
  各行业的佼佼者、港澳台及海外名人不计数。
  峭山公即被列为福建南平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,受到敬重!
  开拓进取精神浇灌的奇葩,开遍海角天涯!

 

(三)

 

  在开拓进取的进程中,还有两位黄氏族人是不能忘记的。
  一位是清末民初的福建闽清人黄乃裳。
  黄乃裳:清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出生在福建闽清,其父黄庆波是一位地道的农村木匠。他八岁入地方私塾学习,由一名崇教者成为近代中国的华侨领袖,民主革命家,辛亥革命光复福建的领导人,中国近代新闻报刊出版的先躯者,为民谋利的拓荒开拓者。
  二十九岁(1888)参加府试,即考中秀才,三十三岁参与创办英华书院,四十六岁(1894)考中举人。他认为教育可以开启民智,是治国之本。他身处内忧外患的清朝末年,他满腔热血,矢志救世报国,四十七岁在赴京参加会试时,即参加了康梁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“戊戌(1898)维新变法”运动。创办《福报》、《申报》等报刊,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。事败后,出走南洋,在马来西亚考察,选地于不茅之地的诗巫:那里荒无人烟,开发思想油然而生。返福建后,发动和带领十邑同乡1000多人,南渡诗巫创建“新福州”垦场,开荒种地,发展生产,兴教办学,参与领导“光复福州”活动。经他五年的奋斗和近百年的建设,使“新福州”焕然一新,垦农后代安居乐业,至今建成了一个具有20多万人的沙劳越第二新兴大城市。
  这是黄乃裳不怕风险,不怕吃苦,不怕付出,具有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的结晶!
  1920年,应孙中山之邀,到广州任元帅府高等顾问。
  他一生以国家富强,民族复兴,民众幸福为己任,生生不息,奋斗不止。为黄氏族人,为中华民族,为福建,为中国,为世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!
  1991年11月,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、福州市委书记、市人大主任的习近平,在《黄乃裳开垦“新福州”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长篇讲话》,高度慨括了黄乃裳光辉灿烂的一生。号召大家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黄乃裳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:树立民族气节和自信心,齐心协力,为建设富强的中国贡献才智和力量;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黄乃裳先生,艰苦创业的精神,他用五年时间,对“新福州”垦殖场的开发,历尽千辛万苦,与垦农披荆斩棘,战天斗地,开拓进取,使“新福州”这面大旗,在拉让江流域的上空高高飘扬!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黄乃裳先生,不懈探索,追求进步的精神,他从一个基督教徒转而走上维新之路,进而参加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、建立民主共和的同盟会革命,这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。他大无畏、战斗不止、开拓不止的精神是值得弘扬光大的!

 

(四)

 

  另一位是菲律宾爱国华侨、福建福州人黄如论。
  黄如论于1951年9月出生在福州马鼻乡辰山村一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家庭里。从小家贫,靠爷爷带大,七岁入学读书,十五岁受文革冲击而辍学。曾与友人到南洋做过生意,但不理想。回国后在家乡福州边学边搞房地产经营,不几年发展壮大,资产成万上亿,成为福州金源股份的董事局主席,福建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的会长。他之所以有上千万亿的资产,凭的是艰苦努力,不断开拓进取积累的结果。
  开拓进取精神不仅在于他能积累成千上万亿,更在于他的无私奉献。有不少企业家的资产,同样成千上万亿,几代人都花费不了,送到外国银行去存起,利息都花不完就走上了不归之路,这有何益?黄如论则是把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。他苦得的钱,不但造福于自己,还造福于家乡父老,造福于祖宗先贤,造福于祖国人民!“慈生于我心,善行于天下,行如流水”——首先拿出数亿元来,慈善助孤(1500多万助24800人次)、助残、助老、助幼、助学(均不分姓氏),不计其数;还拿出数亿元在河南固始建了“黄氏故城”、“黄氏大宗祠”。他说:故城建筑不仅代表潢川,而是要代表天下黄。以此来供全国乃至世界黄氏宗亲寻根问祖,缅怀先贤,向祖宗学习;还建了家乡福建福州的黄氏大宗祠“江夏堂”,供本地宗亲,年年朝拜祭祖。他说:这些建筑主要是为了弘扬黄氏文化,要紧跟形势,顺应潮流。还复修了湖南的勉斋讲学所“石鼓书院”,及福建乌石山的“勉斋书院”。他说:那个地方很灵气,背靠朱熹写的“福”字。要有怀古的思想,要能发扬古人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。
  黄如论从南洋回国以后,边创业边学习,对朱熹和勉斋的文章都有涉猎,耳濡目染。勉斋先贤是朱熹的学生、女婿,他道宗紫阳。作为勉斋公第25世亲传后裔的如论来讲,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勉斋公的儒理思想:“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;穷理之要,必在于读书;读书之法,莫过于循序而致精;致精之本,又在于居敬而持正。”“居敬以致其本,穷理以致其和,克己以灭其私,存诚以致其实。”……所以,如伦说:“建宗祠,修族谱,是敦亲睦族的好事,但不能搞摊派(指经济),更不能搞私营(赚钱),要出以公心,是血缘亲支的都得上谱,不能因有私人陈见而排出谱外。要能体现黄氏先贤的精神——学习文化的精神,开拓进取的精神,为民立极的精神。要知道我们头上顶着的是“黄”字。他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高尚!
  国家要富强,文化科学要先行。2012年投资9亿元,新建了福建省科技馆新馆;还向贵州师大捐款1500多万元,作为助学、奖学之用;又在北京清华苑新建了“世纪城”,在昆明也投资新建了“世纪城”,解决了上万学生的读书、住房地点及上千教师的住房问题。为学子就业、国家建设培养接班人铺平了道路。九年内还向中国发展基金会捐资累计2000多万元;为筹拍电影、电视剧也捐了数千万元……他为文化、科学、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!以上均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容量的具体体现。
  2011年6月17日,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,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二届委员代表大会代表时,与任侨商常务副会长的黄如伦亲切握手并存照(见《江夏心声》2011年8月15日第60期头条)。黄如伦的实际行动,被当今社会誉为“慈善家”、“大孝子”,这是当之无愧的!
  开拓进取精神归纳起来,就是有远大的目光和安居思危的思想;志在四方,不念故土,积极向外拓展的精神;顽强的适应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;人定胜天的思想和强烈的自信心与自傲气质。这些都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一代代黄氏先贤,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典范。作为黄氏后裔,应该遵行祖训,跟随他们的步伐,勇往直前地走下去,创造更加美好辉煌的明天!